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诗篇》,把一大堆诗打成字幕,就是诗电影?

2017-01-21 汪洋 地球是透明的



*《我的诗篇》剧照



《我的诗篇》,谁的诗篇?

作者:汪洋


最近,这部被众多大神加持过的“纪录片”《我的诗篇》火了。悲情故事、唯美画面、煽情音乐,加上众筹的投资生产方式,以及片尾那一长串与影片相关的人物名单,就足以让现场观众举手投降。若自身没有清晰而稳固的价值体系、艺术认知,无论作为一名批评者还是一名普通观众,能够对这部影片的情绪免疫,并产生客观理解,还真是件难事。



*《我的诗篇》的宣传海报


感谢“飞地”张尔兄赠票,能让我在电影院里欣赏到此片。其实针对此片,新左派的公号“保马”里有一些批评文章倒真写的辛辣又深刻;但身为“左派”,他们那套说话方式却被“普罗大众”理解不了,这才最具反讽意味。我将该公号里的相关文章转发给了十个朋友,就是想了解大家的态度,结果无一人回应,甚至理都不理我,真是件幽默的事情。“新左”脱离群众和现实,由此可见一斑。


我去看这部“纪录片”,其一是对“新工人”题材感兴趣,其二也是对诗本身的“影像表达”很好奇,因为“工厂题材”和“诗电影”在人类的影像书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影像诗人爱森斯坦的影片《罢工》剧照


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纪录片段《工厂大门》;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和格里尔逊合作拍摄过《工业化的英国》,对工业化和现代化进行了真实的解构;前苏联的天才导演维尔托夫曾经用一种“未来主义”诗歌的节奏记录莫斯科沸腾的工厂;伟大的影像诗人爱森斯坦正是在他的影片《罢工》里孕育了“蒙太奇”这一影像语法。虽然爱森斯坦的代表作《罢工》和《战舰波将金号》都不是纪录片,但是他的后期纪录片《墨西哥万岁》则进一步把“蒙太奇”和“诗电影”的相关语言应用到了极致。



*《工厂大门》剧照


是的,蒙太奇!我们今天几乎所有的电影还在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虽然巴赞正是在与之对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长镜头”美学,虽然今天的3D、VR技术有可能重新颠覆影像书写的逻辑;但是仍然能够非常肯定的说,今天的绝大多数导演们离开了“蒙太奇”,就连说话都不会了。


因为电影本身就是现代化的产物,就是一种工业化的表达方式,所以导演们天然喜欢关注最具现代特征的“工厂”题材;无论“纪录片”还是“诗电影”都是从工厂里孕育出自己的“元语言”和“元叙事”。当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人们以“真实or虚构”为界限将电影和纪录片进行了区分,甚至认为“诗电影”往往是建基于虚构影像而不是真实影像,这才真是大错特错的认知;熟悉电影史的人就明白,真正的“诗电影”恰恰是在真实影像的书写中,成长了自身独特的美学,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不做展开。


上述所罗列“工厂题材”的历史影像,至今看来仍然有力量,可惜“有力量”这个词汇显然不能用来形容《我的诗篇》。我是抱着很高的期待去观摩一部由真实影像构成的“诗电影”;“工厂”、“诗”、“纪录片”这三个关键词的并置,起初对我具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  


先说说这部电影的优点:其一,画面精致;其二,音乐走心;其三,社会议题抓得好,有诗人许立志自杀事件做铺垫;其四,营销和推广做的真好,以至于无论喜欢不喜欢,我身旁的朋友,尤其是城市文艺青年和媒体人都知道这部“纪录片”。相反,作为影片关注群体的“工人们”倒未必有多少人知道这部电影,因为他们可能原本就不是目标受众。所以,我得祝贺该纪录片导演,以后必然能拍出更多优秀的广告片或者宣传片。


但是看电影的整个过程,我实在无法感动。



* 青年诗人许立志


其一,这部电影是在呈现诗么?各位在观影现场有所触动,甚至颅内高潮、泪如雨下的姑娘小伙儿们,你们只是看到了“字幕”,你们哪里看到了“诗”?把许多首诗配上明信片一样的画面拼贴在一起就是“诗”?那是字幕效果好不?每首诗和诗人之间的内在生命逻辑是什么说清楚了么?换了我做是不会满屏飞字幕的,能把几首诗和诗人的事情说清楚就已经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及格的二度书写,因为真正的纪录片导演更多是运用真实立体的生活影像来书写。当然我的个人观点也不代表就是结论,我只提出问题:给文字配上漂亮画面是否就是电影诗?同样,把一大堆诗衬个底、打成字幕、念出来,是否就是诗电影?


其二 ,这是纪录片么?画面美感真是不错,但大部分镜头一看就是摆拍出来的,所以缺乏烟火气,更多香水味儿。就算是刻意剪掉了某些穿帮镜头,也无法抹去每个画面里的表演痕迹,这种表演不仅仅是拍摄的对象在表演,而是镜头构造本身就是在表演。回到诗人们所生活过的时空里,不代表就回到了他们的生活现场;没有回到真实的生活现场,也就没有真实的心灵现场。我觉得导演未必就不懂跟拍,但他一开始就没向这方面下功夫;所以即使镜头里有空气感,你也会感觉那是虚构出来的空气。广州招聘那段儿场景,因为是我比较熟悉的公共空间,也是最期待能看到有意思的抓拍和记录;但人物说话的状态如此不自然,导演分明是干涉了现场。这种表演痕迹浓郁的摆拍,和拿着提词器或写好答案的新闻联播式采访,有什么区别?并非我较真,而是因为“纪录片”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发行方一直大肆宣扬的卖点。


*《我的诗篇》剧照


其三,打工诗人们现实境遇的社会逻辑说清楚了么?是因为“全球化”的产业链条?是因为权贵资本的狠心剥削?是因为资本家坏?是因为政府不作为?哪怕就是因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本身的巨大副作用?当然,我留意到了电影镜头里对于乡村生活的某种刻意美化,但是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才让人觉得肤浅,恰恰说明导演对于生活的想象多于理解;因为今天中国的乡村,还是传统中国的乡村么?


这部影片没有真正的表达诗,也不是纪录片,甚至和事实逻辑都无关,可以说纯然是导演自身的自我表达,但最可笑的恰恰是导演自身的立场和价值非常暧昧不清,所以除了营造感动,没看懂导演究竟要表达什么?拍了那么多工人身份的诗人,却没有见到工厂里的真实生活,这样的电影并不比诗本身更有力量。所以说,回到原初的提问:一部缺乏真实表达,未深入诗人生活和诗歌文本,不思考现实逻辑,只呈现美丽又肤浅的景观碎片的电影,我们为什么要拍它?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要消费!我们要在电影院里换一种方式或换一种情怀流泪。我们因为同情别人而获得了某种释放,然后继续安心享受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提供的产品。但写诗不写诗的人仍然与我们的生活无关,他们还会不断从楼顶上纵身一跃,继续成为我们下次消费的新闻……


我也知道自己的观点偏激,话只要说出来了,就会得罪人。但这恰恰是我想表达的最后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固执而自足的价值体系和艺术认知都没有,还怎么做导演?




汪洋,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深圳越众剧社监事、编剧及导演,知名影评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主任编辑职称。曾在深圳电视媒体担任文艺导演、新闻主编、纪录片导演、特别节目制片人等,作品获得过国家“星光奖”一等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同时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凤凰都市》、《汽车导报》等报刊杂志开设专栏,撰写影视戏剧、文学评论及城市文化类文章。


2014年调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担任副教授,开设纪录片创作、电视新闻、影视批评等专业课程;在此期间,与深圳的朋友一起创办“越众剧社”,编导出人生第一部话剧《灰尘》和第一部独幕长剧《桃花镇》(原名《霾镇》)。


 或许你还想看:


国内电影人,你们何时能与我们好好相处? | 汪洋

阎连科,关于“饿肚子”的历史叙事 | 汪洋

你家美国总统川普是个粗鄙的汉子

康正果答曹晋:一场关于古典文学的谈话

孫康宜:懷念恩師高友工





我们的连体公众号AoAcademy(ID:AoAcademy)是一个用于开发诗歌与艺术教程的平台,它的线下活动是“诗公社计划”,由旅美诗人王敖和深圳“飞地传媒”张尔于2016年创办。



版权声明:本期内容版权属于地球是透明的(ID:Transdaoist),未经同意,其他微信公号和媒体请勿转载。喜欢我们的内容,请把它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想要加入我们或投稿,请发邮件到wangaoxueyu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